中国近代战争主要都有哪些?

2007-06-12 23:57:08编辑: zhaozhishi
| 

仅供参考: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前期)(1851年1月—1856年8月)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1月)

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后期)(1856年9月—1866年2月)
中法战争(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

鸦片战争(1840 年 - 1842 年)
 
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损害国人健康并导致白银外流。1839 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英国鸦片贸易。1840 年,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英军凭借先进的舰船和枪炮,从广东沿海一路北上。清政府因军事技术落后、政治腐败,无力抵抗。1842 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协定关税等。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也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年 - 1860 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 年,英国以 “亚罗号事件”、法国以 “马神甫事件” 为借口,联合发动侵华战争。1860 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这座被誉为 “万园之园” 的皇家园林惨遭洗劫和焚毁。战争期间,沙俄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 150 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太平天国运动(1851 年 - 1864 年)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激化,民不聊生。1851 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军迅速发展壮大,一路北上,1853 年定都天京(今南京)。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建立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的理想社会。但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1864 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
甲午中日战争(1894 年 - 1895 年)
19 世纪末,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国力增强,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将目标指向中国。1894 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趁机出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7 月,日本舰队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甲午战争爆发。9 月,平壤战役清军战败,退回国内;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虽英勇作战,但因装备劣势和战术失误,损失惨重。随后日军进攻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1895 年初,威海卫之战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4 月,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同时也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

中法战争的时间跨度是从1883年的12月延展至1885年的4月,这是一场清朝与法国在越南北部及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展开的大规模海陆战争。战争起因是法国对越南的侵略,进而威胁到了中国的西南地区。战争的终结则是以《中法新约》的签订为标志。

关于战争的关键时间点:

起始点:1883年12月,法国军队向驻守越南的清军发起攻击,这标志着中法战争的正式开始。
终止点:1885年4月,清政府与法国达成了《中法新约》,战争的硝烟至此散去。
战争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883年12月至1884年):战争主要在越南北部进行,法国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控制越南,并以此威胁中国的西南地区。
第二个阶段(1884年至1885年4月):战争范围扩大到了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台湾和福建等地。在这个阶段,清军在某些战役中取得了胜利,如镇南关大捷。
至于战争的影响,尽管清军在部分战役中崭露头角,取得了胜利,但由于清政府的妥协,最终承认了法国对越南的宗主权,并开放了西南的通商口岸,这使得中国在战争中虽然未败却如同败了一样。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年 - 1901 年)
19 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直隶等地兴起,提出 “扶清灭洋” 口号,反对外国侵略。1900 年 5 月,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匈等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沿途烧杀抢掠。8 月,北京沦陷,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仓皇出逃。1901 年 9 月,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规定赔款白银 4.5 亿两,分 39 年还清,本息共计 9.8 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 “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以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的 12 个地方驻扎军队;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等。《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辛亥革命(1911 年)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新军打响了反清第一枪,随后全国十几个省纷纷响应。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2 月 12 日,清帝退位,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告结束。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 。

 



热点:保健

除非特别注明,所有文章由找知识百科和信息网 www.zhaozhishi.com 原创,可转载,必须注明去处,否则可能追究侵权责任。
本文关键字: 中国,近代,战争